處理情緒行為問題的第一步 當我們要改善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時,首先最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的情緒與行為特徵,進而知道屬於哪一類情緒行為問題,才能對症下藥。因此,在情緒行為問題的診斷與介入相關的方案中,我們建議需要先分析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屬於什麼類型,該情緒行為的出現是不是真的明顯比其他同齡者發生的頻率高。
籽樂情緒小學堂|幸福心流一同關注正面情緒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「籽樂情緒小學堂 幸福心流 一同關注正面情緒 keedle 」的圖像 生活中偶爾出現天使光降臨的時刻,孩籽很專注在手邊的事,無論是組積木、畫畫、拆玩具等等,周邊聲音彷佛被隔絕了,叫他好幾次也得不到回應,爸媽別生氣哦!這是孩子進入「心流」幸福又平靜的時刻。
寶寶手語 | 搭建0-2歲間與爸媽的溝通橋樑 寶寶照顧的挑戰之一,莫過於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及為何大哭,寶寶翻譯機尚未問世之前,透過嬰兒手語,讓口語期前的寶寶嘗試用大哭以外的方式表達需求,不僅能穩定情緒,也能建立親子之間默契。
育兒解惑區|手足之爭怎麼辦? 「媽,你看她啦」、「爸,他都不分享玩具」,家有年紀相近的二寶,吵架跟告狀的場景時常上演。十分鐘前的相親相愛,一下子無影無蹤,即使想讓孩籽們試著自己解決,但場面愈演愈烈……不得不了解狀況時,以下三個關鍵提供給爸媽參考
育兒解惑區|大隻雞晚啼?五大方法增進0-2歲嬰幼兒語言發展 儘管大家都聽過許多歷史名人,像是愛因斯坦、牛頓、王陽明等人,都到了4、5歲才學會說話,但若是過度相信「大雞晚啼」,而錯過孩子語言發展黃金時期,那可就不好囉!布朗尼老師分享了五大方法,幫助孩子增進信心開口說話,並提升使用詞彙的能力!
育兒解惑區|做錯事還嬉皮笑臉的孩子 有哪些隱藏情緒呢? 當爸媽向孩籽指正錯誤行為時,有些孩籽會以嘻皮笑臉、顧左右而言他、動來動去像在玩來回應,原本打算好好談的爸媽,更不知該如何是好,只好板起面孔大聲說: 「我沒有在跟你玩,非要用罵的嗎?」爸媽擔心這種不在意的態度,是不知反省認錯。其實孩子這種行為背後,有些隱藏情緒等待我們去理解。
情緒小學堂|融入生活的同理心練習 在教育、營養各方面都提升的現代,對比爸媽自己的小時候,有沒有驚覺孩籽一個個都顯得更聰明。特別是當你們爭論時,他們能提出你曾經說過的話來反駁,能舉在學校老師所教的來質疑,更擅長於表達自己的觀點
育兒解惑區|孩子沒耐心看完一本書,該如何是好? 共讀時孩籽常沒耐性看完一本書,就想換下一本嗎? 究竟該像柏拉圖所說「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」,堅持讀完一本;或是放飛孩子隨意翻閱呢? 國外研究指出「孩子的專注力時間約是年齡乘以2〜5分鐘」,也就是5歲幼童平均專注時間約17分鐘。無法讀完一本書其實很正常,也可能書的主題沒興趣、被環境中其他事物吸引等等。
情緒小學堂|孩籽不是叛逆,而是生病了 近年來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已成了不容忽視的議題,根據統計,約有2%至5%的兒童和青少年罹患憂鬱症,儘管「憂鬱症是可以儘早介入治癒的」,但由於兒童和青少年的憂鬱症或單純情緒低落,通常較難辨別,身旁的家人與師長,會更難發現孩子原來是生病了。
情緒小學堂|爸爸媽媽的好好生氣 化衝突為愛的存款 教育的道路上,我們關心孩子的健康、情緒,希望以最佳方式來引導並接住他們的情緒,一不小心卻忽略了自己,而成為壓力鍋、氣炸鍋。親愛的爸爸媽媽,當我們向孩子說出「你可以表達生氣,我們等你」時,別忘了,我們的情緒也需要處理。
情緒小學堂|畫中有「話」,陪伴孩子用畫畫表達自我 比起說話,畫畫更能表達孩子的情緒和感受,但這樣寶貴的方式,有時卻因身邊大人的言詞,像是「OO哪是長這樣」而受到限制。如何讓孩子自信地揮灑,同時又一窺他們的內在世界呢?只要把握好這三個原則,有時畫中之「話」,還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。
育兒解惑區|成為孩籽的最佳後盾 一起為「超越標籤」而努力吧! 當孩子的動作、語言、生活習慣、情緒或認知,不同於我們的想像時,我們是否很容易就輕易為孩子貼上標籤呢?覺得孩子就是很難帶或是懶惰,甚至當孩子被建議需要做評估時,我們也相當擔心孩子從此就被貼上各種標籤。
育兒解惑區|我不是膽小,給觀察型的孩子多點時間 當看到孩籽面對人群、新事物時,出現怕生、膽小的模樣,大人的善意小手總會忍不住伸出來,想輕輕推動他們踏出舒適圈探索,並告訴他們「沒關係,我在這裡。」「但,如果孩子就是不想試呢?」
育兒解惑區|好處多多的音樂,但是你放對了嗎? YouTube史上首支點閱破百億的影片,就是席捲全球的洗腦兒歌《Baby Shark》,這種重複性高、有節奏、結構性的歌曲,幾乎沒有孩子不愛。音樂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,有各種好處,不僅能促進認知能力,也能有效舒緩兒童情緒。陪伴孩籽欣賞音樂時,不妨留意以下幾個重點,讓音樂發揮更大的效用唷~
育兒解惑區|當隻袋鼠爸爸!培養育兒親密感 傳統社會中,爸爸常扮演權威的角色,隨著社會風氣的改變,愈來愈常看到公園、運動場上爸爸陪玩的場景。有別於媽媽孕育寶寶十個月,及生產後那種自然、強烈的母愛,對於爸爸來說,更需要多點連結及互動來與寶寶培養親密感。
育兒解惑區|降低教養焦慮,找回美好育兒生活處方 家庭成員教養觀念不一致、育兒生活難以和工作達到平衡、休息時間總感覺不夠用,相信上述的育兒困境,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!但碰到困境時,如果只是上網找答案,有時反而會因為莫衷一是的搜尋結果,感到更困惑,更加深潛伏於心的「#教養焦慮」問題。